人工智能概念的延续和发展-人工智能概念的延续和发展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工智能概念的延续和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人工智能概念的延续和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工智能发展状况分为哪三种类型?
人工智能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其特点如下:
1、弱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的英文是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简称为ANI, 弱人工智能是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比如有能战胜象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但是它只会下象棋,如果我们问它其他的问题那么它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只有擅长单方面能力的人工智能就是弱人工智能。
2、强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的英文是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简称***I,这是一种类似于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是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创造强人工智能比创造弱人工智能难得多,我们现在还做不到。强人工智能就是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理念、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强人工智能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应该和人类一样得心应手。
3、超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的英文是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简称ASI,科学家把超人工智能定义为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都聪明很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超人工智能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一点,也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万亿倍的。超人工智能也正是为什么人工智能这个话题这么火热的缘故,同样也是为什么永生和灭绝这两个词总是出现在人们的口中。所以对于超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是需要我们好好把控的。
人工智能一词于何时提出的?
人工智能的诞生时间是1956年的夏天,地点是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在这里举办了人类第一次人工智能的研讨会,会议上麦卡锡提出人工智能,并且产生人工智能的逻辑理论机器。之后的人工智能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其中20世纪50-70年代是黄金时代,之后10年是低谷,稍后又进入到繁荣时代。
人工智能诞生于1956年的美国,它是当年夏天的智能研讨会上出现的。但人工智能早在1950年就已经起源,最开始是图灵测试,然后在1954年出行第一台可以编程的机器人,然后在1956年的时候正式出现人工智能的概念,关键人物是麦卡锡、纽厄尔、西蒙
人工智能发展史60个字?
1950年 阿兰·图灵出版《计算机与智能》。
1956年 约翰·麦卡锡在美国达特矛斯电脑大会上“创造”“人工智能 ”一词。
1956年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展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软件的工作。
1958年 约翰·麦卡锡在麻省理工学院发明Lisp语言———一种A.I.语言。
1964年 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巴洛向世人展示,电脑能掌握足够的自然语言从而解决了开发计算机代数词汇程序的难题。
1965年 约瑟夫·魏岑堡建造了ELIZA———一种互动程序,它能以英语与人就任意话题展开对话。
1969年 斯坦福大学研制出Shakey————一种集运动、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于一身的机器人。
1983年 世界第一家批量生产统一规格电脑的公司“思考机器”诞生。
1985年 哈罗德·科岑编写的绘图软件Aaron在A.I.大会亮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工智能概念的延续和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工智能概念的延续和发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fgfmw.com/post/10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