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电镜人工智能概念是什么-冷冻电镜人工智能概念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冷冻电镜人工智能概念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冷冻电镜人工智能概念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冷冻电镜技术?
冷冻电镜技术,全称是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是在低温下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显微技术
这项技术获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有三位,分别是瑞士科学家Jacques Dubochet,美国科学家Joachim Frank,英国科学家Richard Henderson。冷冻电镜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方法,它与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一起构成了高分辨率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冷冻电镜技术的研究,早在1968年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已经诞生,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叶,主要是冷冻成像和蛋白快速冷冻技术。根据诺贝尔奖评委会的说法,冷冻电镜技术使生物分子成像,变得更加简单,把生物化学带入了一个新纪元。这项技术可以用来确定,溶液中生物分子的***晰度结构。
冷冻电镜技术其实比较抽象,一直以来它主要的问题是其图像噪音极高、信号极低,研究的目标是从中提取近原子分辨率的结构信息。可以形象的比喻为在一个机器轰鸣的工厂,监测一只蚂蚁爬行的声音。冷冻电镜的目标,就是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可见这项技术成果的科学价值。
冷冻电镜优缺点?
优点:
1、样品通过冷冻,可使其微细结构接近于活体状态;
2、样品经冷冻断裂蚀刻后,能够观察到不同劈裂面的微细结构,进而可研究细胞内的膜性结构及内含物结构;
3、冷冻蚀刻的样品,经铂、碳喷镀而制备的复型膜,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且能耐受电子束轰击和长期保存。
缺点:
也可造成样品的人为损伤;断裂面多产生在样品结构最脆弱的部位,无法有目的地选择。
2021年中国科学取得的十大成就和生命科学十大成就?
1、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样返回之旅,科学研究启动。
2、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冷冻电镜是个啥,它到底有多牛?什么原理?
冷冻电镜
冷冻电镜,是用于扫描电镜的超低温冷冻制样及传输技术(Cryo-SEM),可实现直接观察液体、半液体及对电子束敏感的样品,如生物、高分子材料等。
中文名
冷冻电镜
扫描电镜的超低温冷冻制样及传输技术(Cryo-SEM)
快速
课题研究
冷冻电镜已成为可替代重复性工作,深圳为什么还花大价钱请颜宁?
说这话的人一定是不常和电脑打交道。
电脑的智商,最多和人下下棋,连对话都做不到。连开车这种受过点教育的人就能学会的事,都需要全球各大国花费数十年的功夫,而且效果到现在都不理想。
换个领域,剧本创作和小说写作,包括翻译这样低级的领域,电脑翻译出来的东西,稍微一看就能看出问题来。
至于科研最重要的数学,我见过最高的,只是电脑能搞一些固定步骤的科学计算,连推导个定理都做不到。还想在极度需要创造力的科研领域,和高级科学家比?
最起码的,拿出证据来,让电脑发表一篇论文来看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冷冻电镜人工智能概念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冷冻电镜人工智能概念是什么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fgfmw.com/post/2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