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电镜人工智能应用-冷冻电镜人工智能应用领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冷冻电镜人工智能应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冷冻电镜人工智能应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冷冻电镜为啥可以疯狂出论文?
冷冻电镜这项技术本身太强,造价比较贵。冷冻电镜比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等蛋白质机构研究方式有优势,现在分辨率也提高到了原子水平,
冷冻电镜优缺点?
优点:
1、样品通过冷冻,可使其微细结构接近于活体状态;
2、样品经冷冻断裂蚀刻后,能够观察到不同劈裂面的微细结构,进而可研究细胞内的膜性结构及内含物结构;
3、冷冻蚀刻的样品,经铂、碳喷镀而制备的复型膜,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且能耐受电子束轰击和长期保存。
缺点:
也可造成样品的人为损伤;断裂面多产生在样品结构最脆弱的部位,无法有目的地选择。
为什么称颜宁为冷冻电镜?
2016年5月,颜宁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高福院士合作,***用单粒子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技术获得了了分辨率为4.4埃(Å)的全长人类NPC1的结构,及NPC1与埃博拉病毒(EBOV)酶切后糖蛋白(GPcl)的复合物的低分辨率结构。由此认识了NPC1介导胆固醇转运和埃博拉***感染的结构机制。这一成果发布在Cell杂志上。所以,称之为冷冻电镜
冷冻成像的必要性?
而近年来,冷冻电镜在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尤其是超分子体系的结构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该技术它可以快速、简易、高效、高分辨率解析高度复杂的超大生物分子结构,解决了许多其他方法不能得到的高分辨结构。其解析结果的分辨率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结构解析效率也迅速提高。很多科学家苦苦钻研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复杂结构很快被解析出来。
冷冻电镜技术通过快速冷冻,使蛋白质和所在的水溶液环境迅速从溶液态转变为玻璃态,玻璃态能使蛋白质结构保持其天然结构状态。如果以缓慢温和的方式冷冻,这个过程会形成晶体冰,生物分子的结构将被晶格力彻底损坏。低剂量冷冻成像能够保存样品的高分辨率结构信息,确保了从电镜图形中解析蛋白质结构的可能性。
Jacques Dubochet领导的小组在开发出真正成熟可用的快速投入冷冻制样技术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因此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在冷冻电镜技术出现之前,许多结构生物学科学家为了通过X射线晶体学得到蛋白质结构需要耗费无数的精力和漫长的时间,一个课题少则5到10年,多则20年。其原因在于制备出可以用于测定蛋白质单晶非常困难。
如何看待2017诺贝尔化学奖冷冻电镜 (Cryo-EM) 技术?该技术有哪些突破?
直接回答技术突破吧:
1。直接电子探测器。和CCD相比基本就是单反和卡片机的区别。
2。随之而来的算法。高速的记录能力使得之前只能记录一张照片,现在能记录几十帧的影片。这么说吧,以前是在用美图秀秀,现在在用绘声绘影。
结果,是分辨率的大规模提升。以前只能看清楚个人影,现在能看清楚脸上的雀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冷冻电镜人工智能应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冷冻电镜人工智能应用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fgfmw.com/post/33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