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基因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基因的应用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工智能在基因的应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人工智能在基因的应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dna重组技术的应用有哪些?
1、医药行业:包括活性多肽,蛋白质疫苗的生产,疫病发生机理、诊断和治疗新基因的分离以及环境监测与净化。
2、发酵工业: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的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是第一个成功实例。
4、农业方面:转基因生物技术可以加快农作物生长速度、增强抗病性、增加产量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医药行业
包括活性多肽、蛋白质和疫苗的生产,疾病发生机理、诊断和治疗新基因的分离以及环境监测与净化。胰岛素、人的生长激素、人的胸腺激素α-1、人的干扰素、牛的生长激素、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口蹄疫***抗原等在基因重组技术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发酵工业
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的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是第一个成功的实例。在9升细菌培养液中这种激素的产量等于从大约50万头羊的脑中提取得到的量。这是把人工合成的基因连接到小型多拷贝质粒pBR322上,并利用乳糖操纵子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高效率启动子,构成新的杂种质粒而实现的。
利用遗传工程手段还可以提高微生物本身所产生的酶的产量。例如可以把大肠杆菌连接酶的产量提高500倍。
动植物育种和基因治疗
已经有一些研究工作明确地预示着重组DNA技术在这些方面的潜力。例如把来自兔的β-血红蛋白基因注射到小鼠受精卵的核内,再将这种受精卵放回到小鼠输卵管内使它发育,在生下来的小鼠的肝细胞中发现有兔的β-血红蛋白基因和兔的β-血红蛋白。
还有人把包括小鼠的金属巯基组氨酸三甲基内盐I(metallothioneine I)基因的启动子及大鼠生长激素结构基因的DNA片段注射进小鼠受精卵的前核中,由此发育得来的一部分小鼠由于带有可表达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所以明显地比对照鼠长得大。这些实验结果为基因治疗展现了可喜的前景。
固氮的功能涉及17个基因,分属7个操纵子,现在已能把它们全部引入酵母菌,而且能正常地***,不过还没有能使这些基因表达。改造玉米胚乳蛋白质而使人畜营养必需的赖氨酸和色氨酸成分增加的工作也在着手进行。大豆的基因已能通过Ti质粒引入向日葵。因此,可以预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能源、农业、食品生产、工业化学和药品制造等方面都将会取得巨大的成果。
请预测:人工智能+基因科学会产生哪些神奇力量?
人工智能最擅长的是在大数据中进行深度学习,并且快速进步。人类的智商已经习惯了线性发展。而人工智能则更擅长指数级发展。这是难以想象的,如果它和我们生命密切相关的基因科学结合。那人类生命的密码将会被破解,并产生以下神奇变化:
人工智能要和基因科学结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人工智能学习基因基础知识、已经破解的图谱、还有基因科学的应用案例。在万千案例中,人工智能起初的学习会比较慢,需要人类指点它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但是,通过一定样本的学习,人工智能将变得越来越精准,越来越聪明。这个阶段的人工智能和基因科学结合已经开始了,谷歌在2017年就拿出了一款名为DeepVariant的人工智能,它能运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更精确的人类基因组谱图。
这个时候,人工智能对基因科学的掌握就会呈现指数级的上升。很快超越所有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一旦人工智能完成了所有的学习,并成为最强专家。医生、生命科学研究者都可以通过它快速查询到想要的基因知识。而且人工智能还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关联的知识都推送给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工智能在基因的应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工智能在基因的应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fgfmw.com/post/3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