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工智能技术教育-人工智能技术 教育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石人工智能技术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石人工智能技术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石人工念什么?
砈
拼音:è 注音:ㄜˋ
部首:石,部外笔画:4,总笔画:9
五笔86&98:DDBN 仓颉:MRMSU 郑码:GGYY
笔顺编号:132511355 四角号码:116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7808
基本字义
--------------------------------------------------------------------------------
● 砈
è ㄜˋ
◎ 〔砥~〕宝玉名,如“且臣闻周有~~,宋有结绿,梁有县藜,楚有和朴,此四宝者,土之所生,良工之所失也。”
砼
tóng
混凝土。
“砼”是“混凝土”的同义词。大家都知道的,特别是搞基本建设的同仁们,大概都认识这个字。但“砼”是谁创造的?什么时候被批准全国通用的?——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一传十,十传百……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
另外,“砼”的读音tong(同),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这样,在建设领域中更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
石加人工上下结构念啥音?
石加人工上下结构为“砼”字,念作[tóng]
砼,汉语二级字,[2]读作砼(tóng),混凝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经常把混凝土三个字简写为砼。砼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
砼字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1953年创造的。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
石加人工上下结构:砼(tóng)
有关词语:
素砼 [ sù tóng ]指单纯的混凝土。
防水砼 [ fáng shuǐ tóng ]俗称防水水泥,又称特种水泥。
砼柱 [ tóng zhù ]混凝土。
砼浇筑 [ tóng jiāo zhù ]砼浇筑指混凝土浇筑,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
由“石”字、“人”字和“工”字组成的这个字是“砼”,它的拼音是(tóng),“砼”这个字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指代的就是用于建筑施工的混泥土,为了方便,“混泥土”经常被直接替代写成“砼”。砼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
砼是一个现代造出的字。
以前搞工程的时候,没有电脑,所有的设计数据都需要用手写,而混凝土的使用率非常的高,可是混凝土三个字出现频繁,字写起来也麻烦不好写,写起来费力又费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石人工智能技术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石人工智能技术教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fgfmw.com/post/3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