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微光夜视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微光夜视的应用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工智能在微光夜视的应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人工智能在微光夜视的应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彩夜视仪原理?
全彩夜视仪原理,就是利用红外线或天然微光,借助光电成像器件实现夜间或其他低亮度条件下观测的器具。
全彩夜视仪可用于夜间观察、侦察、瞄准、驾驶、指挥、读图,以及制导、遥控、工程抢险和战地救护等。按其工作波段分为红外夜视仪器和微光夜视仪器。按其工作原理分为主动式夜视仪器(主动式红外仪器)和被动式夜视仪器(微光仪器和被动式红外仪器)。
根据夜视器材是否需要人工照明光源,可将夜视器材分为哪几种类型?
到现在为止,世上先进的夜视器材,不外乎是微光夜视器材和红外夜视器材两类。具体可分为:
1.主动红外夜视仪
这是最早的一种夜视器材,是在德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夜视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有一只红外变像管,像魔术一样地把近红外图像“加工”变换成可见图像。但是它也像魔术师一样,要依靠助手,它的助手是外加的人工红外源或红外探照灯。这种探照灯,好比人走夜路使用的电筒。没有电筒照亮,人在夜间就看不清脚下的路。没有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红外变像管就完不成光——电——光的转换。不过红外探照灯究竟不是电筒,它的红外光,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的。主动红外夜视仪在黑夜里能看多远,主要取决于红外探照灯的功率大小。
一般装在***上用的红外瞄准具,功率大致是10~30瓦,能看到的目标距离就在100~300米之间。坦克上装备的红外夜视器材,功率要大得多,可以看到2000米内的目标。主动红外夜视仪,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装备了。你有,我也有,夜视仪中红外探照灯发出的光束反而成了暴露自己的危险信号,这是它的弱点。
2.微光夜视仪
它利用夜光工作,不像主动红外夜视仪需要人工红外光源。就光源来说,它是一种被动装置,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它有图像增强器,靠它把微光增强,达到夜视目的。
海湾战争中美国地面部队和海军陆战队装备的微光夜视仪,可以将环境光放大到近6万倍,能够发现4公里以外的车辆和1公里以外的人员。微光夜视仪,在近几十年里发展很快,第3代夜视仪已经兼有红外夜视器材的功能。
一部整机,两种用途:当夜间有雾、有雨的时候,用红外探测;夜间无雨无雾,就利用自然界微弱的可见光探测。它的弱点是:发挥作用、观察远近和观察效果还是会受天气影响,漆黑的夜晚可能失效,在强光照射下也不能正常工作。
红外线夜视仪的原理是什么?
1 原理:仪器向外发射红外光束,照射目标,并将目标反射的红外图像转化成为可见光图像,从而进行夜间观察,君事上主要用于夜间目苗准、驾驶车辆、侦察照相等。 2 特点:不受照度的限制,全黑情况下可以进行观察,且效果很好,价格便宜。但是观察距离近,在观察时很容易被对方发现,从而暴露自己,现君事上已很少***用。主要用于民用上。
20世纪40年代研制成功的主动式红外夜视仪是夜视器材的鼻祖,它的出现使人类第一次看到黑暗中的目标。主动式红外夜视仪成像清晰,对比度好,但由于需要红外光源照射,存在着能耗大,易暴露的缺点。 1962年,美国人研制成功像增强器,使得夜视器材的发展产生了一个飞跃。 我们平时所谓的黑夜,很少是绝对黑暗的,因为自然界总是存在着微弱的光线,例如星月光,大气的辉光和黄道光。即使肉眼不容易察觉的星星,对地面的照度仍然可以达到2x10负4次方勒克司。能够利用如此微弱的光线进行观测,是因为两个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首先,研制成功了灵敏度极高的光电阴极,既S-20多碱光电阴极。比以前的光电阴极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使得夜视仪的光电增益大大提高。 另一个突破是***用了光学纤维面板。既一种由大量光导纤维组成的薄板阵列,每根纤维传导一个像素减少了光的散射,传导效果好,由于可以将纤维的末端排列成曲面,天然的避免了像差,大大提高了成像质量。 将多个上述结构的像增强管串联起来,将光线逐级放大,使得极其微弱光线下的图象放大到了人眼可以清晰观看的程度,便实现了无须红外照明的微光观测。 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将利用级联像增强技术投入实战应用,研制成功了第一带微光夜视仪,主要有AN/PVS-2星光镜,AN/TVS-2班组武器瞄准镜和AN/TVS-4微光观察镜。 微光夜视仪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目标反射的微弱光线经物镜会聚后在像增强器的阴极面上成像,逐级放大并将红外光转变为可见光,在最后一级的荧光屏上形成有足够亮度和清晰度的图象,供使用者观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工智能在微光夜视的应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工智能在微光夜视的应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fgfmw.com/post/68009.html